福州三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讨论小结

发布时间:2009.11.13

浏览次数:10373

来源:福州三中

   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》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,我校结合工作实际,认真开展了调研和专题讨论活动,现将调研讨论活动总结如下。
 
    一、   活动的基本过程情况总结
 
    根据学校实际,把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,确定了《教育创一流,三中当示范》这一调研主课题,由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牵头,各部门负责人、各党支部委员共同参加调研,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具体负责一个方面的调研专题,采取调查、问卷、座谈、讨论等形式,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,紧紧围绕“教育创一流,三中当示范”的主课题,认真分析我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。组织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,要求每人找准问题,提出建议,为学校争创一流、勇当示范、献计献策。
 
      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情况:
 
      1、以教研组为单位,开展 “如何实现高效课堂”、“如何提高教学质量”专题讨论;
      2、以年段为单位,开展 “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学生发展专家”、“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”专题讨论;
      3、以各党支部为单位, 开展“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到新水平”专题讨论;
      4、以各处室为单位,开展“如何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”的专题讨论;
      5、分别召开了部分青年教师(党员)座谈会;部分优秀教师、骨干教师座谈会,部分年段长、班主任座谈会。
通过调研和讨论,进一步加深了全体党员,特别是班子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,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、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加强;进一步理清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,全体教职工对学校发展、争当示范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共识,调研和大讨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。
 
      二、调研报告
      争创一流,争当示范就是要不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总结经验,进而解放思想,找准方向,站在准确的方向上把握学生、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,积极发挥学校的实验性、示范性作用。
 
      (一)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发展理念
      1、“学生为本”发展中存在问题:
      问题一:素质教育中仍然存在重知识、轻能力的现象。
      建议   :①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,重视目标、能力培养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寻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,促使教育科学发展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全员育人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。
 
      问题二:学生水平有差异,“因材施教”、“统筹兼顾”的教学原则不落实,教育没有得到优化。
      建议   :①解决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矛盾,课改与高考的矛盾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优化课程设置,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教学模式要进一步科学化,重视起始年段的教育,分层教学,缩小差距,做好培优补差工作。
 
      2、“教师为本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:
      问题一:“急功近利”的教学思想仍然存在,考试分数的评价导向仍然作为主导。
      建议   :①完善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评价体系制度,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②学校执行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、前后连贯。
 
      问题二:最近比较多的老师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均出现了一些不适,老师们普遍感到身体透支。
        建议 :①适当减轻教师,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压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、个别谈话等方式对老师进行心里调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③教师自身平衡心态,放松心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工会多组织业余活动,丰富教工的课后和假日生活。
 
      问题三: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出现的问题:
      1、1-3年教师成长中出现了自负自卑心理。
      新进教师具备很高的工作热情,干劲十足,理论知识充裕,想干出一番事业来。有些教师往往会自傲自负,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思考、不探索。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,在自己认为大干了一番后,并没有出现理想的效果,
有自卑感觉。
 
      建议:对前一种情况,学校可适当设置障碍,让教师清醒认识。对后一种情况则应多鼓励,增强他们的信心,目的是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,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成熟起来。创造条件让他们从老教师那里获得宝贵的经验,从而站稳讲台,积累教学经验,产生教学效能感,从而使自己快速地进入自主的发展的成长期。
 
      2、成长期的年轻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足  
      处在成长期的教师身上的担子普遍增加,他们很多都担任班主任,整日地忙于学校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,怎么还有时间搞教育科研、反思、总结和写论文呢?这些教师,尽管他们在成长期获得了很多的成绩,但是往往因为缺乏自己教育教学思想的积累,而使自己的发展遇到困难。
 
      建议:青年教师要坚持写教育教学反思日记,捕捉第一手实践的事实与有关数据,善于抓住思想的火花。这样做为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作铺垫,并逐步走向成熟。
 
      3、部分中年教师出现了发展停滞现象
      在一些中年教师中出现这样的局面:一方面接受新知识、新挑战已感觉吃力,另一方面满足于自身职业的日常成就状况,不思进取,带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。
 
      建议:教师应该主动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。一是要参加继续教育,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。二是要多读书,多看教育大家的书籍及刊载本学科前沿知识、动态的报纸杂志,使自己掌握最新的信息,从中不断地吸收养分。三是写文章,对看过的教育理论进行再思考,把教育反思日记重新加以梳理,从而重新认识自己,使自己的教学特点、风格渐趋明确,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,持续发展。
 
      4、一些骨干教师(名师)的专业引领还需不断增强。  
建议:名师要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,要起好传、帮、带的作用。在一些重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,应发挥好示范作用,如要定期开示范课,观摩课。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本校的带动作用,让大名师不断地带出新名师、小名师。
 
      (二)树立“统筹兼顾”的发展理念
      问题:1、课改和中考、高考,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很难找到平衡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很多班主任感到教学的提升与班级的管理难以统筹兼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学校的课程设置、学科之间缺少统筹,学生缺少自主学习、自由发展空间。
      建议:1、寻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点,因材施教,优化教育,牵着学生走且牵出方向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知然后行,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,从教育的规律上去把握育人之道;在统筹兼顾的同时分清主次,善于变通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换一个坐标系看待教学,激发学生的主动性,培养学生的独立性,培养学生美的体魄、美的心志以及与他人友好    的相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加强班主任与课任老师、课任老师与课任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,协调教学,增强班级的凝聚力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合理课程安排,合理布置作业,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、教师起引导作用,建构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。各学科的思维不同,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。
      (三)树立“争当示范”的发展理念
      问题:学校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,不能适应示范学校的要求。
      建议:①创新学校的管理体系,完善相关制度,一切围绕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向全国性高中示范校学习,按部颁标准推进学校的各方面建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每年最少推出一个新课题,面向省市进行汇报交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密切与协作校的联系,切实帮助协作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      (四)树立“可持续”的发展理念
      问题一:教师的学习时间少,学习平台小。
      建议:①提供教师学习和发展的机会,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在干部年轻化的形势下,设立一些对年轻教师干部竞聘的职位,制定相关对年轻教师激励的制度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,保证党员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空间。
 
      问题二:行政人员快乐工作的指数较低,工作成就感少,属于弱势群体。
      建议:①完善行政管理制度,为行政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;
      ②增加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,完善行政人员的专业培训,促进行政人员快乐工作,持续发展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2009年11月6日
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 闽ICP备07502183号-1 Copyright @ 2002—2017 版权所有: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:三五互联